今天,我們來聊一聊關于離心式鼓風機的檢修操作的具體方法有哪些。
一
拆裝程序
拆除風機外罩及與機殼連接的其他部件和管道。
拆除入口葉片調節裝置和電氣、儀表接線。
拆除主軸兩端的軸承蓋、法蘭、螺釘。
拆下聯軸器。
拆除機殼。
拆下風機、軸端的密封。
吊出轉子,放在鞍形支架上。
取出下瓦或軸承。組裝時與上述程序相反。
二
檢修技術
1. 機殼和基礎
下機殼的固定螺栓不應有松動、變形,機殼或支架不應有裂紋?;A不應有偏移下沉現象,均勻下沉不應超過0.8-1mm。
機殼水平偏差應小于0.05mm/m。
機殼上下殼體中分面貼合后,局部間隙最大不應超過0.05mm。
機殼內應清洗干凈。
2. 軸承
對于滑動軸承應進行無損探傷,不應有裂紋、損傷、劃痕,內襯薄壁巴氏合金不應有脫殼、夾渣、氣孔、溝槽、脫落、過熱、偏磨等缺陷。
軸承的止推接觸痕跡應沿圓周均勻接觸,甩油環應光滑無毛刺,圓度公差應小于0.5mm。
用壓鉛法測量軸承間隙和瓦背過盈量。瓦面與軸頸的接觸角應為60°-0°,鉛軸向接觸面積不少于80%,用紅丹油檢查接觸點每平方厘米不少于3點。瓦與軸承座的壓緊過盈量應在0.03-0.05mm范圍內。軸瓦與軸頸之頂間隙應為軸頸尺寸的0.15%-0.20%,側間隙應為頂部間隙值的1/2。上下軸瓦中分面應接觸良好、均勻。止推瓦與軸端止推面接觸應均勻,接觸面積不應少于70%。兩側止推總間隙通常為0.30-0.40mm。
對于滾動軸承,內外圈滾動應靈活,軸承支架不偏斜、不變形。滾珠表面無缺損、銹斑、脫皮等缺陷,且運轉無雜音。
3. 轉子組件
化工廠常用的風機轉子組件有懸臂式,如圖1所示;單級雙吸雙支承,如圖2所示;多級單吸雙支承,如圖3所示。
圖1 離心鼓風機懸臂式轉子
1一葉輪:2一密封套;3一排氣輪;4一主軸;5一主軸泵減速齒輪:6一聯軸器
圖2 離心鼓風機雙支承轉子
1一聯軸器;2一主軸:3一滾動軸承;4一平衡盤:5一葉輪;6一軸套;7一密封套
清洗和檢查轉子,葉輪焊縫應無裂紋,焊縫不應開焊,葉片和輪盤無脫落,葉輪與軸的聯接螺栓和防松墊圈應完好、無松動現象。鉚接葉輪的鉚釘不應松動和脫落,如葉輪葉片被腐蝕、開焊進行修理后,一定作轉子動平衡。精度不低于ISO G2.5級。
檢查轉子各部徑向跳動和端面跳動,跳動量如表1。
表1 轉子各部跳動量
圖3 多級離心鼓風機的雙支承轉子
1一聯軸器;2一主軸;3一密封套;4一軸套;5一葉輪:6一平衡盤氣封:7一密封套:8一止推塊
檢測主軸縱向水平度偏差,不應大于0.2mm/m(水平儀精度不應低于0.02mm/m)。主軸表面不應有裂紋、劃傷等缺陷,軸頸表面粗糙度應低于Ra1.25。
主軸最大直線度偏差應符表2的要求。
表2 主軸最大直線度
轉子組件應進行無損探傷。
4. 密封
檢查葉輪密封口環的腐蝕及磨損情況,按照密封的結構形式不同,技術要求也不一樣。一般密封與機殼的配合為間隙配合。但對于梳齒密封的每個齒頂為“刺刀”式,梳齒齒頂不應磨禿、傾斜、變形。對于脹圈密封的脹圈應能沉入槽內,其側間隙應在0.05-0.08mm的范圍之內。內表面與槽底應有0.20-0.30mm的間隙。
5. 聯軸器
常用的是彈性柱銷聯軸器,但也有用齒輪聯軸器的。彈性柱銷聯軸器具有可移性和緩沖、吸振作用,并可補償因對中找正而發生的偏移。
在脫開聯軸器之前,應復查Y值(徑向位移為0.3-0.6mm)和X值(軸向位移為2-6mm)及偏角(應小于1°)。
檢查彈性環、螺栓、中間隔套和半聯軸器應無裂紋、變形等缺陷。
對于齒套式聯軸器,應脫開內外齒圈進行清洗,并檢查齒頂和齒套的內外表面磨損情況,作理化探傷。
6. 對中找正
用單表或雙表均可對風機進行對中找正。
對于彈性柱銷聯軸器對中找正時,應將風機一側找水平,保證風機軸中心線和電機軸中心線在同一中心線上,偏差不應大于0.05mm。
對于齒輪聯軸器的對中找正如圖4,沿軸向方向移動齒輪聯軸器,以便使得兩側聯軸器自由移動。
圖4 齒輪聯軸器找正示意圖
轉動齒輪聯軸器,應選擇4點進行測量,即上、下、左、右側,齒輪聯軸器內外齒圈不同心度應小于0.06mm,兩聯軸器的平行度偏差應小于0.05mm。
以上便是離心式鼓風機的檢修操作,數值僅供參考。